正月十五元宵节快到了,在山东青岛市即墨区沿海一带,渔家人有用黄豆面捏豆面灯的特有习俗。点亮一盏豆面灯,拿在家里照亮角角落落,或者送到家庙供奉先人。这不仅寄托着人们浓厚的乡情,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祈盼,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2月24日,记者走进即墨田横镇南芦村81岁的刘莲花家中,映入眼帘的就是炕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豆油面灯面塑,几位老人边聊天边为面塑上色,大家喜笑颜开,场面好不热闹。
威风凛凛的腾龙、金光熠熠的彩凤、憨态可掬的大象做盏,还有螃蟹、大虾、八带等多种当地特色海鲜……“做灯塑型的难点就在于面团与空气接触时间长了就干干了,一旦表皮发硬就得毁掉放到被子里让它‘暖和’过来,再重新塑型。”刘莲花制作豆面灯的手艺在十里八疃也是小有名气,她拿起手中的一对豆油面灯介绍,“这一对就得4斤重,做的时候得注意灯的柱子一样粗细,否则风干后容易裂缝,这是最忌讳的。”她在自家炕上手把手教着外甥孙女为豆油面灯上颜色,她说:“这门手艺得一辈一辈向下传,要不没过几年就要失传啦。”
67岁的村民宋玉芳向记者介绍,所谓“豆面灯”,就是用黄豆面捏成形态各异的面塑,面塑顶端或背上捏一小碗,内插一缠绕棉絮的山草棍做灯芯,倒入豆油,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点燃面灯,放在屋内及院落不同位置,或送到家庙供奉先人,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比如龙凤呈祥灯,祈求平安;小鸟代表五谷丰登、大吉大利;荷花圣人灯祈祷保佑家人小孩平平安安。
即墨区沿海岛里渔家人的元宵节是从正月十三开始的。临近中午村民们都会摆放好精心制作的豆面灯,等到正月十五傍晚点亮面灯,一直放到正月十六才会收起来,然后再等到二月二配着蔬菜一起炖炒,成为可口的佳肴。
在即墨沿海渔村,正月十五元宵节制作豆面灯的习俗已经传承300多年,成为当地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豆面灯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多样,从最初的几种逐渐发展到现在的70多种,螃蟹、大虾、八带、比管鱼、扇贝、琵琶虾等岛里特色海鲜也被制作成了豆面面塑。
伴随着时代变迁,一盏盏豆面灯成了即墨岛里一带渔家文化的独特标识。
来源: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