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市 >  崂山

全市质量会议召开,崂山区质量工作连续4年获得A类等次!

2021-02-21 15:34 来源:崂山市场监管

  2月20日上午,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召开,总结全市质量工作,表彰先进、交流经验,以更大力度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质量第一”理念,推动“青岛质量”不断达到新高度。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大力加强品牌建设、标准化建设、质量基础平台建设,切实管住质量安全,强化质量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宣传引导。

  会上为第六届青岛市市长质量奖获奖单位颁奖,并通报了全市质量工作情况,崂山区作为唯一区市代表与青啤集团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崂山区按照青岛“质量强市”建设总体部署,将质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把质量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质量工作连续4年获得全市A类考核等次。

  健全工作机制,全面发力质量提升

  奖励力度全市最大

  编制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出台扶持政策,持续开展质量强区建设,每年兑现资金约5000万元。设立崂山质量奖,培育出全市唯一的中国质量奖和1个省长质量奖、7个市长质量奖、28个崂山质量奖;配套奖励最高达到300万元,崂山质量奖奖励30万元,力度均为全市最大。

  全国首创“一三三”智慧监管

  创新开发“云商”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为全区8万多家市场主体建立“全景画像”,构筑信用等级和风险指数“双评估”体系。全国首创“一三三”智慧监管机制,开展跨部门的双随机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出台包容审慎监管实施办法,给予新业态、新模式充足包容期。

  食品、药品安全质量考核连续5年全市第一

  以提升质量效益为核心,持续提高产品、工程、服务的质量水平和质量层次。食品、药品安全质量考核连续5年全市第一;消费者满意度综合测评全市第一。麦岛居住区改造C1区等6个项目获鲁班奖;中创大厦等14个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崂山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突出标准引领,推动标准化综合改革先行先试

  率先完成改革试点任务

  成立专门议事机构,出台打造青岛标准创新先行区意见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全市率先完成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新型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18个标准化工作组织落户崂山,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首位

  积极培育标准服务市场,鼓励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2个国际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和16个全国标准化技术专业组织落户崂山。目前,全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5件,位居全省首位。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82项,国家、行业标准513项,荣获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15项,均居全市首位。

  推动与各领域融合应用,逐步形成标准化生态圈

  制定全省首个县区级商务楼宇等级评定规范,全区税收过亿元楼宇达到26座;建成国家家用电器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推动中国家电标准迈向国际化;高标准完成首批国家标准化服务业试点任务。

  深化品牌战略,塑造崂山独特优势

  品牌产品、品牌企业综合水平居全省前列

  建立名牌创建培育库,着力创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目前,全区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山东名牌88个,综合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围绕重点产业,实施品牌精准培育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力,创新推出王哥庄地理标志小镇特色产业新模式,推动“贝蒂斯”成功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全国首个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聚集示范区落户崂山,建成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品牌竞争实力和优势不断提升。

  集聚质量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高成长性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国率先实行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发布高成长性企业50强,独角兽企业达到6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集成政策,投入扶持资金20.7亿元

  形成全国领先的支持产业发展集成政策,2020年兑现产业扶持资金20.7亿元,以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旅游业、大健康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双增长”

  坚持以质量提升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扎实完成“六稳”“六保”任务,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5.5%;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61.8亿元,增长3%。

  崂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持质量第一,突出问题导向,坚定不移地走以质取胜、质量优先的发展道路,努力为青岛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崂山市场监管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