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央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意见的要求,近日,李沧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工作座谈会,李沧区司法局、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青岛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代表应邀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主要探讨如何从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专业化社会支持体系的发展、完善,从而助力更好的落实各项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制度,促进未成年人司法综合保护。
会议先后进行了典型案例交流、帮教课程体系研讨、建立社会支持体系专家联盟、推动司法社工专业化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措施讨论、检校合作运行机制探讨等议程。各方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典型帮教案例为切入点,总结经验、发现短板,并由此就帮教课程层次化体系化设置,帮教方式团体化与个性化结合,专家联盟同步设立,司法社工专业化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合作意见,在思想碰撞交锋中就社会帮教资源整合、帮教流程规范化、标准化等核心问题达成了共识。
李鑫提出,目前,青岛市司法社工专门管理机构和司法社工专业人才的缺乏较大影响了未成年人司法帮教工作的发展。高校要着手培养司法社工方向研究生,希望通过与检察机关的合作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以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促进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杨书胜分享了我国香港地区在进行问题未成年人个案帮教时“不计成本”的价值理念,并由此提出,针对特定未成年的正式帮教工作结束,也需注重“延长线之外的有效跟进”,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杜绝再犯罪可能之外,树立积极健康价值观,有效回归社会。
李晓丽以座谈会中交流的案例为切入点指出,涉罪未成年人多存在自尊感薄弱、归属感缺失等问题,因此在帮教中应着力培养被帮教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对人生的希望,为被帮教者寻求和提供“可滋养的周边环境”。
孙静在座谈会上分享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难点,同时指出,探索新的帮教方式不仅需“春风化雨”,也要以一定的司法强制力为后盾,同时提出资源整合利用、专业人员培训、志愿者队伍长期跟进也应是未来开展未成年人司法帮教工作的重点。
于仲君对各方代表贡献的智慧经验予以充分肯定。她指出,本次座谈对与会各方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交流、研究问题的机会,通过今天的座谈交流,能够得出共识,促进未成年人司法综合保护,需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整合社会力量、实现资源共享,着力在司法社工人才培养专业化、帮教课程体系设置层次化、专家联盟制度完善化、监督流程标准化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推动构建内容完善、运行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
(来源:半岛网 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