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海岸新区的泊里镇
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
“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
这个“席”指的就是泊里红席
泊里红席是一种有着上千年历史的
纯手工艺制品
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
编席的匠人越来越少
但泊里镇的张家庄村
却依然有不少人
坚持传承着这一传统技艺
/西海岸新区泊里镇张家庄村/
指尖舞蹈
刻画千年古艺
张家庄村位于西海岸新区泊里镇驻地南四公里,南靠滨海大道,以种植高粱而出名。这里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土壤通透性好,生长出来的高粱,为泊里红席的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泊里红席历史悠久,相传它的鼻祖是战国时期的孙膑,当时,孙膑流浪并寓居于泊里一带,因生活穷困,便用高粱的秸秆编席子,编席时未愈的膝伤流血滴在席子上,使其形成了红白相间的颜色。后来,编席的手艺在泊里一带流传开来,代代传承,直至今天。
“打我记事起村里就开始编席了,几乎全村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都在编红席。”张家庄村编席人肖长全说,他六岁就开始学编红席,已经坚持了六十多年。
编红席的工序复杂,先把浸泡过的高粱杆劈成0.5厘米左右宽的篾子,再用刀把篾子里面的瓤刮净、刮平,直至平滑、光亮,白色的篾子还要用硫磺熏,最后按照一定规律挑上压下,构成花纹,编制成席。
编席除了考验技艺,还要考验耐性,由于是纯手工艺制品,一领普通规格的红席,从起头到编成,一个好手从早编到晚也要五天时间才能完成。让肖长全坚持下去的,除了那份青岛人对老祖宗民风民意的恪守之心,还因这是一门能让自己日子过好的“营生”。
“现在红席越来越受欢迎了,价钱也涨上去了,像我这个年纪,也不能出去外出打工,掌握了这门手艺,比外出打工挣钱还多,一个人一年能挣四万左右,生活越来越好。”肖长全说。
其实,泊里红席也有过一段时间的“冷清”,因为销路窄,手艺人们编好的红席只能拿到泊里大集上卖,不少人为了生计,无奈放弃了这门技艺选择外出打工。为了传承泊里红席,2009年,泊里镇张家庄村成立了红席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员不用出家门口,就可以接到订单。
2011年,“泊里红席”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3年,为了对泊里红席进行保护和进一步传承,“泊里红席”商标被国家工商局注册为国家地理商标,泊里红席在市场上愈发受欢迎。
如今的张家庄村,编席的匠人越来越多,除了有像肖长全坚持大半辈子的老人,还不乏一些年轻的编席人。“红席专业合作社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比如会辅导提升红席品质、进行个性化定制等等,销路越来越好,订单越来越多,所以愿意干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村民杜福霞告诉我们。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张家庄村的编席匠人逐渐从“单打独斗”变成了“联合舰队”,张家庄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席“专业村。
泊里红席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了张家庄村村民增收致富,同样,匠人们也让泊里红席获得了新的传承。
来源:青岛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