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招贤令”,集聚精英才。作为一座正在创业的城市,在今年,青岛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迫切,而回望城市自身,这里正逐渐成为创新要素集聚,人才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
2020年5月,上海海事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研究院于2020年10月注册成立,落户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第30层。
时间走到11月21日,“慧海达航”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高峰论坛暨上海海事大学第三届全球校友联谊会活动在市北区举行。在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校长陆靖、副校长杨万枫以及上海海事大学各地校友会负责人的见证下,论坛现场举行了上海海事大学山东校友会的成立仪式。随后,在上海海事大学相关领导以及市北区相关的领导的见证下,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揭幕仪式成功举行。
风从“上海”来。我们可以看到,以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成立为契机,一座立足于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为人才发展提供广袤空间、为青岛港航产业注入创新引力的复合型产业基地已初具模型。
山东校友会成立+青岛研究院落地,“双招双引”成绩再加码
当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一系列机遇叠加,这些种种,构成了新时代青岛城市发展的“天时”。
从曾经的小渔村变身国际化大都市,从青岛港奠基到邮轮母港区,青岛用了一百年的时间。青岛因海而生,向港而兴。围绕港口做城市发展文章,对青岛而言是“地利”。
如今,市北聚焦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打造创新中心核心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亟需引进和培养一大批与之相适应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亦急需借助高端的港口、航运、物流、供应链、自贸区等领域的智力资源和创新力量。
上海海事大学山东校友会和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的成立,也进一步促成了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的“人和”。
国家级、部市级重点学科13个,15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和教学基地,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领域全球第一,在航运、物流、海洋等特色专业上,一直以来上海海事大学都是国内科研教育的先行者。
上海海事大学被誉为我国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累计培养出超过16万人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成为行业翘楚、国之栋梁。把握教育培训、科学研究、行业智库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目前学校已与多个地市开展了深度合作。
据了解,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计划5年内完成如下任务:选派350名全日制研究生赴青岛实习实践;在青岛本地化培养450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完成1000人次的高端人才培训;建设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亚洲邮轮学院等驻青岛派出机构;通过科研合作,服务当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举办各类国际会议、专题论坛、讲座等,搭建国际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助力青岛市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信息中心。
对学校自身而言,上海海事大学山东校友会的成立是学校校友工作新模式的又一探索,而对于创新中心核心区而言,校友会的成立和研究院的落地是其开展人才招引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作为把握核心产业要素的人才平台,立足青岛辐射山东,校友会将在学校与青岛的合作中发挥重要力量,下一步,以汇聚校友所具备的优质的人才资源和企业资源为主,开展人才招引工作,校友会的成长将更加积极地融入青岛的发展战略。
用平台思维做乘法,助推创新中心核心区产业建设
本次正式揭牌并开学的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未来以此为依托,将成立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生院、青岛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的一套运行班子。
借力上海海事大学的人才、技术资源,青岛围绕港口、航运产业的研究得以深化,专业领域相关点企业合作将不断加强,从这一角度来说,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影响力将不断扩大。
随着“慧海达航”论坛的举办,上海海事大学的目光一路向北,最终决定与青岛携手,围绕港口产业做文章,带动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发展。此次上海海事大学接受青岛抛出的“橄榄枝”,促成了“强强联手”,从另一层面来看,已成为创新中心核心区以“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板。
本着“精诚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合作中初衷所依据的“青岛市、市北区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际需求”,直指青岛的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
根据协议,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将聚力构筑具有影响力的北方航运高端人才培养平台、港航高端智库平台、国际化合作交流平台,为青岛市打造创新型、复合型高端产业人才链。
迈入新时代,青岛认为,“搞活一座城”,平台思维是其关键。现在,青岛提出,城市的建设要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以平台思维整合资源,以平台思维营造科技创新大生态,积极搭建各类平台,用开放的视野在更大空间整合资源,推动财富与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在青岛互动耦合,创造新的组合,实现价值倍增。
去年4月25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出席“双招双引”攻势作战方案答辩时强调:“抓‘双招双引’工作,要提升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树立平台思维,提高联想力和想象力,不能用传统思维做加法,要用平台思维做乘法,通过平台整合资源,形成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开展集群化和产业链招商,实现价值倍增效应。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创发展环境。”
把握平台思维、生态思维进行“双招双引”,这为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能顺利落地带来了强大驱动力。我们可以发现,创新中心核心区内的创新要素不断集聚、整合,“产学研”“政校企”的合作不断深化融合,这里正构筑越来越和谐的生态发展体系,而在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这里正成为城市开放、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走出去”“引进来”双轮驱动,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下一步,青岛市各方面将倾力为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提供全方位优质的服务,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发展,我们也殷切地希望,青岛研究院能够架起连接青岛和上海的新桥梁,将更多的行业论坛、高级峰会、科研成果带来青岛,助力青岛打造成为航运、产业、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聚集的新高地。我们真诚地邀请上海海事大学全球的校友多来青岛走一走,看一看,共叙友谊,共话发展。”
在论坛现场的致辞中,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卞建平再次表达了对于青岛和上海海事大学携手的美好愿景。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调整的今天,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格局中,青岛势必将承担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职责。
“走出去”+“引进来”,这是青岛把握时代策略,开放发展的风向标。
今年6月28日,青岛派出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51名,主要拜上海的企业、机构为师,利用一切机会学习鲜活的上海经验、上海场景;7月7日,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王清宪率领青岛市党政考察团一行来到上海市,向上海的高校、企业发出了共同发展的邀请函;8月28日,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在上海虹口区成功举办上海-青岛发展服务业合作对接论坛,面向长三角大力推介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等核心产业。
去年以来,青岛发起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航运、贸易、金融、高新科技成为创新中心核心区取经上海的重点领域。围绕航运做贸易,围绕贸易繁荣金融,以金融放大贸易,以贸易撬动航运,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将极大提升青岛在航运、贸易、金融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与上海海事大学的合作,创新中心核心区正是牢牢把握了航运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思路。上海海事大学研究院的成立将更好的助力创新中心核心区以海洋赋能经济发展,为港口航运领域的高质量互动合作注入澎湃动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开放配置上海的更广资源,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核心产业发展,也将因为研究院的落地获得强大的发展动能,带动城区建设向更广阔的舞台启航。下一步,青岛市、市北区将与上海海事大学在人才培养、智库建设、政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领域广泛深入开展合作,助力青岛提升在港口航运、自由贸易、物流、产业供应链等领域的全球知名度,展现这座崛起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