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北区司法局全面贯彻便民、利民、为民、惠民的行政理念,切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法律服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强化律师行业党建引领,服务企业“不断档”
在今年的疫情阻击战中,市北区进一步发挥律师行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了“市北区律师行业党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宣誓仪式”,组建了“党员疫情防控服务突击队”,引导全区22家律师党支部、93名党员律师立足岗位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为解决企业和居民因疫情带来的法律难题,疫情防控期间,市北区司法局积极调整法律服务形式,成立1个“企业复工法律顾问团”,统一制定《疫情期间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意见书》等3份指导文件,免费开通20条24小时法律服务专线,随时接受企业和居民问询。同时,组织22家律师事务所“一对一”服务22个街道,60余名民商事专业律师通过微信、电话咨询、视频连线等新媒体方式,全天候、全方位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线上公益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截至目前,已为550家企业解答合同履行障碍、劳动合同纠纷等问题876个,直接或间接挽回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构建多元立体调解格局,当好群众“和事佬”
市北区司法局立足基层实际,积极践行“枫桥经验”,不断创新调解机制,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物业管理矛盾纠纷中的独特优势和“第一道防线”作用,成立青岛市首家“物业管理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由专职人民调解员驻点,通过搭建调解纠纷的平等协商平台,使矛盾双方在法律、理性和协商的框架内解决争议,不用通过诉讼、打官司等途径就能解决物业管理和业主之间的各项矛盾,积极维护广大业主和物业企业的合法权益。
针对网络纠纷诉讼案件不断增多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成立市北区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该组织集合了包括律师、版权专家、网络从业者、社会组织从业者、网络消费流通领域专家、心理专家等各方面的人才,该组织的调解范围涵盖知识产权纠纷、人身权利纠纷、名誉权纠纷、网络消费纠纷等各个与网络相关的领域。市民遇到有网络纠纷需要调解时,纠纷双方可以一起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由专业调解员介入双方纠纷,依法达成调解协议;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形成有执行力的调解文书,大大减少维权成本和维权时间。
打造智慧公证便民平台,涉外公证“指尖办”
为切实解决群众办证过程中“来回跑”的问题,市北区依托微信“城市服务”端口设立办证平台,推行涉外公证微信“指尖办”,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在线申办46种涉外公证事项,打造出“365天不打烊、24小时全天候”的涉外公证自助服务新模式。通过在线办理“上云端”弥补工作时间以外的服务盲点,并可对当事人的身份进行在线识别,即时甄别不良办证记录、开展信用查询等,有效解决群众“上班时间需请假,休息时间办不了”的难题,实现了“取证便捷智能、存证安全隐秘、出证高效快捷”的良好效果。
市北公证处与建设银行深度合作,在APP客户端开通公证服务直通版块,打造公证与金融无缝衔接的一体化“掌上通”。四方公证处建立“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公证中心”,以服务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为业务核心,开展司法辅助与金融创新业务。截止目前,已受理公证网上咨询1200余件次,网上预约308件,网上办证216件。今年将公证“最多跑一次”事项扩大到89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公证办理3000余件。
下一步,市北区司法局将不断创新法律服务方式,整合公证、律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多种资源,依托市北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集咨询、诉求、服务、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订单式”法律服务,满足群众各类法律服务需求。(通讯员: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