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业互联网被提上青岛的城市发展战略,当百年青岛正向更开阔的世界启航——作为核心主城区的市北,正将打造青岛工业互联网集聚区视为推动城区发展的新引擎。6月11日上午,市北于中联自由港湾举办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工业互联网发展座谈会。
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市北区人民政府区长张永国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产业发展专班办公室、科技局、商务局、金融监管局、滨海新区、中央商务区、创新片区、历史片区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海尔卡奥斯、山东省港口集团、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洪泰山海会、酷特智能、柠檬豆网络科技等相关代表,工信部信通院(青岛)科技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青岛)、青岛科技大学、青岛人工智能协会、亿达未来产业研究院相关代表共同参会。
座谈会现场,市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大川针对市北区工业互联网行动方案进行了介绍,结合区域特色,各参会代表针对市北区工业互联网发展建设进行了讨论。
定位:打造工业互联网集聚区
6月8日上午,山东省举行工业互联网专题报告会,山东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在主持工业互联网专题报告会时表示,全省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把发展工业互联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拿出真招实招硬招,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完善创新生态、产业生态、应用生态,优化工业互联网发展环境,为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引擎”。
疫情倒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正成为带动青岛跨越百年的变革新动能。今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力争到2022年,青岛将建成核心要素齐全、融合应用引领和产业生态活跃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迈入2020年,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互联网下半场工业经济改革的重要途径。面对工业互联网所催生的一系列新经济产业,其内涵均是实现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乘“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之快车,市北势必要抓住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机遇,推动形成与青岛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基于此,市北区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发展思路,以入选首批市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为契机,立足区情和比较优势,定位建设青岛市工业互联网集聚区。
去年,市北的“六个千亩”规划浮出水面,结合全市发起的“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市北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引入项目上频频发力,逐步构筑以高端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引领的新技术、新模式,在培育新业态中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市北区工业互联网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围绕工业互联网核心要素,在今年,市北充分发挥大港片区邮轮母港作为青岛重要战略支点的区位优势,同时以全区六个千亩园区、十二大平台以及省港口集团、青岛啤酒等龙头企业资源为载体,正逐步实现市北区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创新。
着眼全国,放眼世界,市北就是要深化技术供给侧结构改革,打造立足市北、服务青岛、辐射华北、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工业互联网集聚区。
塑形:成熟的工业互联网集聚区框架
当青岛正式聚焦工业互联网后,获得了各城区的积极响应。更重要的是,市北作为发力工业互联网的城区“排头兵”,结合区域优势,已经构建了工业互联网集聚区的基础框架。
这离不开市北区一直以来对于城区发展的精准定位。
今年以来,围绕“1412”发展格局,将目标瞄准“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剑指“核心区”发力,是这片百年老城区铺设的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作为市北的核心战略资源和发展平台,大港区域正持续深度优化港口规划布局和资源配置,成为城区发展建设的“主引擎”。
而深入剖析市北区的工业互联网框架,基本可以围绕“个十百千万”的模式来解读:
一个核心提升,即围绕邮轮母港区,统筹推进周边老城区更新改造,通过港口功能的提升,带动新一轮工业互联网与航运、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百年城市建设原点实现全面升级;
十个平台赋能,即鼓励企业用好海尔卡奥斯平台的同时,依托港口集团、中车、青啤等十个龙头企业打造特定行业标杆性平台,探索推进“行业共享、全球通用”的实践标杆;
百个场景开放,引导有企业广泛参与新型网络设备、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咨询分析等工业互联网核心环节改造,培育供给技术活跃的产业生态,市北挑选树一百个以个性化定制、人工智能、工业APP、集成方案等为主要方向的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供应商);
千亩园区发力,即围绕工业互联网,聚焦科技创新,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数字科技、跨国公司总部、高端新材料千亩园区建设,引导产业集聚,推动全区差异化功能的产业布局;
万平支点撬动、万家企业上云,发挥研究院、行业协会、示范基地等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万平产业载体,推进万家企业上云,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设计赋能的先进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
站在开放发展、老城复兴的新起点上,依托“1412”发展格局和“六个千亩”等载体,正为市北下一步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的工业互联网进行了铺垫。从这一角度来说,一直以来市北是以“厚积薄发”的态度,围绕工业互联网推动城区向开放高质量发展。
联合:打造“政校企”合作的标杆区域
率先谋划定位,这离不开市北区政府对于工业互联网敏锐的产业远瞻性,更离不开市北对于把握好“政校企”合作模式的高度重视。丰富完善的配套和最多的流量场景,这也为市北提供了邀请校企合作,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企业落地而需要的高水准的服务和发展机遇。
从政校合作来看,市北区抢抓战略机遇,与青岛科技大学在千亩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6月6日,在市北举办的青岛市工业互联网科创项目推介大会上,“青岛市橡胶化工纺织新型产业示范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在政校合作模式、合作广度及合作深度等层面,为全市提供了全新的应用场景。
此外,青岛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金融管理局及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等相关市直部门结合各自职能通力合作,一如既往地为高校建设、企业赋能提供良好的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助推产城智高度融合发展。
借“2020青岛·全球创投风投网络大会”之东风,把握新金融产业,市北将创投风投行业与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进行了有机融合。以位于馆陶路1号的青岛创投生态综合体项目为例,该项目将构建“五加一”的创投生态链,进而形成完整的、立体化的创投服务生态闭环,对加快工业互联网领域科创项目产业化进程,构建市北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生态体系提供了创投风投资源支撑。
而在企业合作上,市北深知运用平台思维做乘法的重要性。据了解,下一步,市北将对接海尔、中车四方等龙头企业,依托柠檬豆、旷视科技等搭建产业平台,启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建设,培育支撑青岛未来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站在青岛新百年的历史起点上,市北所打造的青岛工业互联网集聚区将成为建设“世界互联网之都”的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通讯员:安康茹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