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积极贯彻落实青岛市关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并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李沧区已在全区11个街道、119个社区、333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垃圾分类工作,主城区已基本实现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
一、抓指导体系,促督导体制健全
按照青岛市工作要求,李沧区逐步完善“三员一办”(小区设分类指导员、社区设分类专员、街道设分类检查员,区里设分类办公室)生活垃圾分类督导体系,引导居民准确投放,提高垃圾分类质量。目前全区已有1004名垃圾分类指导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在早、晚两个时段指导居民垃圾分类。街道和社区对指导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不定期召集街道办事处、居民区物业进行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业务知识和能力,推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
二、抓示范引领,促分类体系完善
(一)多措并举,实施定时定点精准投放
各街道办事处积极行动,按照要求规范设置垃圾投放点,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等大力宣传,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并通过打造金水源小区、东南渠社区等一批标杆示范小区将先进经验进行复制推广。
金水源小区自5月1日起正式实施定时定点精准投放,垃圾投放时间为上午7:00-8:00、下午6:00-7:00,其他时间垃圾投放点均不开放。小区内有分类指导员对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指导。为更好的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社区还发挥网格化优势,建立了一支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以楼宇为单位、楼长带头、每个时间段2—3人为一组进行文明督导,帮助居民掌握垃圾分类要领。金水源小区还创新举措,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在社区实行垃圾分类奖励机制,通过“户户承诺、人人参与,一户一档、星级评优,公示公开、相互监督,示范带动、定期交流”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东南渠社区在小区出入口设置了智能生活垃圾分类密闭收集站,该收集站是具备四分类收集和智能化模块为一体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同时具备宣传引导、快速便捷、智能环保、无接触定时投放等多项功能。该收集站外部设计简约明了,内部空间开阔明亮,感应式洗手区、作业区、冲洗区、工具存放区一目了然,并配有紫外线消毒除虫器、臭氧发生器,除味喷淋、烟感报警器、消防器械、通风排气等设备系统,设计全面,布局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快捷。同时在收集站内还设置了智能称重、光感识别垃圾、人体热感应、红外测桶感应、满载报警、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监控等智能系统,结合垃圾分类云平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体系。在试运行的半个月期间,根据垃圾分类指导员和收集站内的智能称重模块数据统计,小区居民自觉配合垃圾分类和投放准确率已逐步提升到96%、92%以上;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量分别达到日均95.4公斤、12.9公斤、194.4公斤,整体收集量也较以往得到明显下降,在数据的增减变化之间将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设定目标逐渐变为现实。
(二)规范提质,推进标准化桶点改造和撤桶并点工作
李沧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标准化“四分类”桶点改造和撤桶并点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标准化“四分类”桶点180个、撤桶并点461处,同时引入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加强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并继续完善居民小区内垃圾分类宣传栏、公示栏和指示栏的设置,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硬件设施水平。
三、抓宣传引导,促分类习惯养成
广泛宣传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李沧区通过全方位宣传发动,有效助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居民分类习惯养成。
(一)以党建引领为重点,做好层层发动
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引领“绿色”,充分利用党建活动、先锋党员带动等形式,全面带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社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联户”作用,形成社区党委统揽指导,社区党支部抓小组等,小组党员主抓居民,分层分级,联动推进,全员齐抓共管的整体格局。
(二)以品牌引领为重点,进行广泛宣传
为突出垃圾分类品牌形象,提高公众参与率,李沧区组织设计制作了该区垃圾分类品牌标识及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利用商业广告大屏、公厕LED屏、商圈广告灯箱、学校社区宣传屏等媒介,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画、标语等;配备了一台垃圾分类宣传车,同时利用27台洒水车在作业期间循环播放垃圾分类口号及普及相关分类知识,扩高群众知晓率;积极开展“九进”宣传和垃圾分类线上打卡活动,号召居民和机关干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三)以宣教普及为重点,强化思想认识
疫情防控期间,李沧区先后组织了4次垃圾分类线上宣传,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面向广大市民开展垃圾分类线上公开课。授课老师通过课件和视频相结合的形式,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青岛市垃圾分类标准等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示例和有趣的讲解,使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授课老师还与网友进行在线互动提问,网友踊跃参与答题。
四、抓处理体系建设,促资源循环利用
为有效破解大件垃圾处理难的问题,李沧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建设一处大件垃圾处理厂,对居民产生的大件垃圾以及园林枝干垃圾进行末端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经破碎减容、磁选后将木料和金属分离再利用,日处理能力达到50吨,资源化利用率高于80%,使大件垃圾实现“变废为宝”,有效解决影响社区生活环境的突出问题,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讯员: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