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市 >  黄岛

摊贩经济浓了青岛烟火气 西海岸创设“一小时市场”暖心又便民

2020-05-30 18:50 来源:半岛官网

  全国两会闭幕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回答有关就业的问题时,强调“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的政策,让更多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并特意提到“西部有城市按照当地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也有类似的“一小时市场”,商贩有生计,市民得便利。 5月29日,早报记者从青岛市城市管理局获悉,该局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意见。下一步,按有关程序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后,将抓紧贯彻落实,并抓好组织实施。

  “一小时市场”带来烟火气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如何让市民正常生产生活回归的步伐更快?西海岸新区综合执法局在街头巷尾创新设置的“一小时市场”,让城市找回了久违的“生活味”。

  5月29日下午4时30分,记者来到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书香泮城小区附近,行走在街巷中,往日的热闹烟火气尽显,小区门前一条无名路边百余米长的“一小时市场”里,吆喝声阵阵,几十位菜农正在这里“提篮叫卖”,不时还会与顾客讨价还价。

  “快来买吧,韭菜两块钱一斤,芹菜两块五一斤,大头菜一块五一斤,都是自家种的绿色蔬菜。 ”56岁的菜农贾大姐正忙着招呼顾客。贾大姐家住珠海街道小窑村,种了几分地的小葱、韭菜、豆角、大头菜等,是家庭重要的收入来源。现在到了蔬菜成熟上市的时候,因为种得数量少,不值当专门在菜市场里租个摊位,但找不到销路,只能看着这些菜烂在地里。手足无措之际,住在西海岸城区的女儿告诉她有个“一小时市场”,让贾大姐看到了希望,于是每天跑20里路来卖菜。西海岸新区综合执法局允许确实有特殊需求的人员入市摆摊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弥补因为疫情造成的损失。 “现在综合执法局允许大家在这里摆摊,要求不能占盲道和消防通道。这可是帮了俺们大忙了,不然小葱就真要长成老葱了。 ”受益于这项临时政策,贾女士每天都能在“一小时市场”卖出四五十斤蔬菜。

  记者了解到,所谓一小时市场,就是在小区周边选个合适的位置,让有特殊需求的群众摆摊售卖,也就地就近方便市民采买。但是地点要确实符合交通安全规定,商贩收摊后要确保卫生恢复如初。

  因为来此摆摊的都是“庄户人”售卖自产的新鲜蔬菜,来“一小时市场”买菜的顾客渐渐多了起来,生活气息也渐渐浓了起来。“前段时间因为疫情,一直宅在家里,买东西大多是网购,要不就去大超市,一买一大堆,都快忘了家门口这条街是什么样子了。自从有了这个小市场,又能听到小商贩的叫卖声,大家都来这里买菜,互相打招呼,久违的烟火气又回来了,这才是生活。 ”到珠海街道书香泮城“一小时市场”买菜的市民王菊告诉记者。

  优先选择特殊群体入市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像这样的“一小时市场”共有10处。在方便买卖双方的同时,西海岸新区综合执法局并没有放松对“一小时市场”的管理。

  “大家出来摆摊一定要携带证件、戴上口罩。”“不能占用盲道、消防通道。”“垃圾要即产即清,不能制造噪音。”5月29日,在书香泮城“一小时市场”,记者见到了正在巡查的执法队员。 “原本擅自占用道路或其他公共场地从事经营活动是违规的,发现后要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处置。但今年春节以来,街道上很多群众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在局党组的倡导和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我们新设了多处这种临时应急市场,希望让大家感受到城市的温度。”珠海综合执法中队中队长耿金刚说,为强化对“一小时市场”的管理,每个市场都设置了公示牌,为确实有特殊需求的群体颁发入市资格证。

  确实有特殊需求的商贩如何界定?记者采访了解到,西海岸新区综合执法局利用新开发的流动业态业主身份信息采集小程序,对全区巡查发现的游商浮贩进行了登记,通过对后台数据的分析研判,优先选择有特殊需求的商贩入市,比如急需赚取基本生活费用、农副产品滞销的生活抗风险能力较差群体。

  “家里没有什么收入,收了点菜出来卖,每天都能挣个三四十块钱,补贴家用,我很知足。政府能想到我们的生活,设立‘一小时市场’给予帮助,特别感谢。 ”现场,65岁的商贩徐全花说。记者了解到,随着当前疫情形势好转,这些“一小时市场”的经营时间实际上已远超一小时,而前来卖菜的人员也日渐增多。

  “为百姓排忧解难、为企业助力发展是我们执法为民的根本价值追求。今年形势比较特殊,我们更应该用心呵护好每一个个体工商业户和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用心呵护好这种来之不易的生活味儿。 ”西海岸新区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肖政告诉记者。

  释放“三种业态”经济活力

  “我们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三种业态’的指导意见,以及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打造精简高效政务新生态改革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部署,积极调整‘三种业态’布局,拓宽‘三种业态’政策空间,有效解决民生诉求,满足群众生活需要,释放‘三种业态’经济活力,加快推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目前已做了大量相关调研,初步拟定了实施方案。 ”青岛西海岸新区综合执法局城管大队大队长巩振刚告诉记者,方案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为主线,按照为民服务工作思路,部门协调联动,充分尊重和兼顾群众不同利益诉求,科学合理利用规范设置,实施审慎包容监管,以更好地保障民生、服务群众,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秩序,助力新区经济建设。

  “我们设想划分三类道路,管控路,以滨海大道、江山路等城市主要交通要道为主;潮汐路,以商圈道路为主;宽松路,以背街小巷及次干道为主。 ”巩振刚说,除管控路外,其他潮汐路、宽松路在不占用盲道、人行道、消防通道、学校门前道路,利用广场、闲置空地、临时设置的果蔬点等场所,或在居民居住集中的物业小区内引入供销系统“菜篮子”工程,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卫生保洁工作等前提下,拓宽“三种业态”相关管理政策。

  利用商圈优势,在周边道路划定一定区域设置潮汐式摊点,打造特色夜市街区,营造市井场景。对商贩人员信息实行实名登记,指导“三种业态”转型,坚持柔性执法,为其解决问题、提供服务。鼓励区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采取控股等形式,积极参与便民摊点群、各类农贸市场的建设。 “此外,我们还考虑加强‘互联网+’发展平台运营。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科技管理手段,构建数字化智能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吆乎’APP研发运行,推动‘三种业态’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提高工作效能。 ”巩振刚说。

  百姓故事

  夫妻下岗靠摆摊闯过难关

  摊贩经济因为经营成本低、无需纳税,被称为“典型的民生经济”——虽然对城市的财政增长贡献不多,却吸纳了庞大的就业人口,为市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服务。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活跃经济,中国各城市一度鼓励相关单位和市民破墙开店、摆摊设点。随着国企下岗潮的到来,摆摊设点也成了下岗工人自谋职业的重要途径。一些基层地方政府至今还会为弱势群体提供合法摊点,用于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

  今年65岁的市民刘女士,如今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忙照看还没上小学的孙子,享受天伦之乐。“20年前,因为工作的国企效益不好,我们都下岗回家了,名字挂在单位交个保险,几乎没有收入。当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非常大,饭都要吃不上了,只能厚着脸皮,跟着小摊贩学,一大早到批发市场进菜,然后到家附近的街上卖菜。 ”说起自己在街头摆摊的经历,刘女士感慨颇多,10多年间,两口子在街头巷尾卖过菜,在小区楼下卖过茶壶,在台东夜市卖过小百货。 “从最早一天赚二三十元,到后来一天赚一二百元,就是靠着摆摊,才度过了家庭最困难的时期,供孩子上了大学。 ”刘女士说,后来儿子大学毕业工作了,自己年龄也大了,便“退休”在家享清福。“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如果不是生活艰难,我想没几个人愿意去摆摊。刚开始摆摊的时候,最怕碰到熟人,后来慢慢地就习惯了。为了生计,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咱不丢人。 ”刘女士说。

  专家声音

  为摊贩经济找到一个平衡点

  市政协委员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孙法柏

  “摊贩经济历来是城市非正规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烟火味的重要标志,它看似不起眼,却是关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事。一座城市若没有摊贩,就没有烟火味,更谈不上城市活力。 ”市政协委员,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孙法柏说,以摊贩经济为代表的非正规经济,承担着某种“社会润滑剂”的功能,它符合低收入群体就业需求,也满足了市民生活的方便需求,为后疫情时期的社会带来“弹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占道经营、流动商贩等业态的“合理生存”,既合于推动消费回升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摊贩、农民、中小微企业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有了更多保障。

  既然是“合理生存”,摊贩经济的再度出场,就需配以规范管理。“需要在摊贩经济方便市民和城市市容环境治理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管理者角度说,这个平衡很难找,如果对摊贩管理完全放开,肯定会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卫生、文明产生影响,我们做的就是需要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这就需要城市的顶层设计,出台相关规划,设置负面清单。主要道路肯定不能摆摊,但居民生活区周围是不是可以划出一部分区域允许摆摊,就像划停车位一样。不要一刀切,而是寻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最好是有具体而清晰的政策,例如哪些道路就是不能摆摊,让大家清楚地知道。 ”孙法柏说,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和诚信机制保障摊贩经营和城市文明,政策清晰公开透明,诚信机制约束不文明行为。

  “摊贩管理的根本改变,不仅要靠微观执法技术来实现,更需要宏观政策规划的引导。 ”孙法柏认为,当前,疫情给城市服务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正规经济面临房租、人力成本压力,在吸引市民消费方面遇到一定阻碍;另一方面,非正规经济的灵活性日益凸显,一些摊点因临近街面、靠近公共空间,更易恢复经营。这也给城市精细化管理带来全新挑战。归纳总结过往的“槽点”,多讲一些整体性、人情化的管理思路。毕竟,只有非正规经济足够发达、健康,城市才有活力;只有城市管理的脉搏更稳、更近“人情”,大家才会感受到更多温度。

  记者手记

  特殊时期优先考虑“保民生”

  城市,终归是人的城市。一个路边小摊,可能维系着一家人的生活,也可能是社区街道的便民窗口。一座城市对待小商小贩的态度,测试出它的气度与包容。

  出于维护市容市貌、维持市场秩序、保证交通顺畅等原因,占道经营往往成为各地有关城市管理部门整治的对象。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固然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但维护每一个市民及商户的生存权益才是城市的基本功能。

  在城市走街串巷摆摊的很多属于低收入人群,他们“停手就停口”,没有多少积累能抵抗两三个月没有收入,允许他们临时占道经营,不仅是为了保住他们的饭碗,也是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小贩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当前经济下行更应该从民生角度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的活力。疫情期间,成都就因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收获点赞。特别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工作,更应该让“保民生”优先于一些管理因素的考量。

  当然,“摊贩经济”也不能“一放了之”。审慎包容监管也给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着眼保障民生,也需要兼顾环境卫生。一方面,商贩们要自觉规范经营,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扰民、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另一方面,城市管理部门也需要提升治理和服务水平,制定细化措施,周全监管,下足基层治理的“绣花”功夫。

  来源:半岛官网

  记者:刘海龙、赵玉勋

  原标题:《摊贩经济浓了青岛烟火气西海岸创设“一小时市场”暖心又便民》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