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应用历史,而用它打造的银器首饰因质地柔软、颜色光亮而被人们所喜爱。在即墨区移风店镇上泊村,有一位打银器手艺人陶文暖,从父辈处传承手艺,他30余年如一日,坚持传统手工方法打造银器,现在这项老手艺已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雕花模具在银饰上刻花纹
每一件银饰纯手工打造
“现在正在化料,这是打银器的第一步,虽然过程很繁琐,但是打出来的每一件银器绝对是独一无二,是工厂机器批量化生产永远也达不到的。”近日,记者在即墨区移风店镇上泊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见到了非物质遗产打银器第三代传人陶文暖。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没有高大上的操作台,陪伴陶文暖的除了一台焊枪外,就是几个破旧的木箱了,里面满满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已经打造好的精美的银器。
“有顾客要打造一副银手镯,现在这个工序是化料。”陶文暖拿着焊枪,脚踩鼓风机,对准一块银块不断地喷出火焰,不一会儿银块就融化成了一堆银水。“选料、化料、手工捶打、雕刻、抛光,就这几道工序,看似比较简单,但却是考验工匠的手艺和熟练程度。”汗水不停地从陶文暖的脸上淌下来,但是他却顾不得擦一下。化料后,趁着温度陶文暖抓紧用锤子和钳子反复捶打塑型,“叮叮叮”……就这样一锤一锤敲打,另一只手慢慢转动银条,持续30分钟后,一根细长圆润的银条就完工了。“银子的硬度比较低,所以比较适合雕刻,接下来就可以进行雕刻等工序了。”陶文暖开始忙着准备下一道工序。
加工一只银手镯要两个半小时
在陶文暖旁边的木箱子里,除了铁砧、喷枪、钳子、小铁锤等工具外,还摆放了好多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铁条。“这就是雕花的模具,有的是我自己用铁模子打出来的,有的是去南方进的一次性的现代工艺模具。”说话的同时,只见陶文暖拿起一个铁钉大小的模具对准银手镯,然后拿着锤头敲下去,很快一朵五个花瓣的小花就出现在了手镯上。雕刻上各种花纹之后,就进入最后一道抛光程序。“必须要用纱布或是抛光机抛光,这样才能显示出首饰的亮度。”陶文暖说。
打银器的各种模具
记者获悉,手工打造银器比较麻烦,工序最复杂时多达30多道。尤其是将银块打成银片这道工序时,是最考验打银器手艺人的技术水平。“打出的银片必须厚薄均匀,表面光滑,否则就是不合格。”陶文暖说,一件好的银器,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益求精,一只戒指大约要20分钟,而一只银手镯大约要两个半小时。“干了30多年,也比较有经验,在脑海中构思出银器的轮廓,不用图纸就能打出来。”陶文暖将自己的激情和心血全部倾注在每件作品中,坚持纯打工打造,而一件件精致的银饰品也无不透露着灵性和智慧。
手艺传承三代,已被评为非遗
陶文暖说他的打银器手艺是爷爷陶成松传下来的,爷爷从他舅舅那里学会了这门手艺并不断钻研首饰加工技术,1912年在青岛创办了“顺兴银铺”,主要从事手工加工金银首饰,珠宝镶嵌等业务,在当初曾是青岛市规模较大的银楼,下辖大小银铺20余家。陶成松以精湛的工艺技术,严格的质量要求,被岛城誉为“陶银匠”。当时加工的金锁、银锁、麒麟送子、银蝉等饰品栩栩如生,广泛流传民间,后将该技术传给儿子陶思友也就是陶文暖的父亲。这项技术由第三代传人陶文峰、陶文暖、陶文溪兄弟三人传承下来,使得这项民间艺术得以保留至今。现如今,打银器有了另外一个身份——非物质文化遗产。
陶师傅正在打造银器
提起自己的这份手艺,陶文暖很是自豪,兄弟三人,大哥在即墨城区开金店,他和弟弟在老家一边务农一边打银器。“目前主要是赶集给别人加工收取加工费,一个银戒指是20元,一副银手镯是100元,一个月差不多有4000多元收入,在农村要不上价来,还是有点辛苦。”陶文暖告诉记者,但是他已经干了30年,对这份手艺也有了深厚的感情,而且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无论如何一定要坚守老手艺。